保留繼續教育,為什么?
來源:財務部 作者:張旭
發布時間:2017-03-27
期待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3月份全世界都在看中國!
突然間,“會計證取消”這條新聞攜兩會之名義成功搶奪各熱搜榜頭條,不僅給正在備考的小伙伴一記措手不及,也著實震驚了每一名財務同仁,會計證一直以來被視作會計行業“敲門磚”,突然間這么開個會就說沒就沒了?。?!
一時間大家紛紛表示之前應該是上了一所偽大學,報了一門冤專業,考了一本假證。其中不少網友更是對第三項執經問難,闡述自己命運多舛。
確實如此,經歷了廢寢忘食的學習后我得了個絕證...你說取消就取消了,我還要為這限量絕版證書繼續支付后續教育,就好像已經報廢的固定資產還要照提折舊一樣!這叫花學費學會計專業的我們情何以堪...
那么第三項是什么?會計證取消了,第三項咋不一起取消?且看財政部消息:
第三項問題核心源自這一法條即《會計法》第39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簡單的說就是會從考試將取消,而會計人員是否還要接受繼續教育的問題。
有人認為同樣是一項工作,有證沒證一樣干那誰還會在為此證花費精力去繼續教育?
其實在當今的國家改革,社會發展來講,幻想借助一紙證書就能一勞永逸,這樣的美事兒會日漸枯竭。“活到老,學到老”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比如“營改增”這一政策的實施以來,即使哀鴻遍野但是各行各業不也都在組織學習,自我提升,尋求方法么?,F在很多行業的持證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現已成為一種模式,但模式下的效果是與教育和學習應有的目的相違背的,甚至導致繼續教育形式化。并且會計工作的專業性很強,相關知識更新也較快,會計人員必須持續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我們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學習,而是真真切切的繼續教育!
現狀已經如此,行業發展也展現端倪,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的應接不暇,況且這種現狀本就亟待改革,我們只要心平氣和的對待,會計人員是不是學習,學什么,有沒有效果,不需要府機構硬性要求。應由職場說了算。只有堅持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會計人,才能得到職場的認可,淘汰有名無實的教育,讓會計學習落到實處。
突然間,“會計證取消”這條新聞攜兩會之名義成功搶奪各熱搜榜頭條,不僅給正在備考的小伙伴一記措手不及,也著實震驚了每一名財務同仁,會計證一直以來被視作會計行業“敲門磚”,突然間這么開個會就說沒就沒了?。?!
一時間大家紛紛表示之前應該是上了一所偽大學,報了一門冤專業,考了一本假證。其中不少網友更是對第三項執經問難,闡述自己命運多舛。
確實如此,經歷了廢寢忘食的學習后我得了個絕證...你說取消就取消了,我還要為這限量絕版證書繼續支付后續教育,就好像已經報廢的固定資產還要照提折舊一樣!這叫花學費學會計專業的我們情何以堪...
那么第三項是什么?會計證取消了,第三項咋不一起取消?且看財政部消息:
第三項問題核心源自這一法條即《會計法》第39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簡單的說就是會從考試將取消,而會計人員是否還要接受繼續教育的問題。
有人認為同樣是一項工作,有證沒證一樣干那誰還會在為此證花費精力去繼續教育?
其實在當今的國家改革,社會發展來講,幻想借助一紙證書就能一勞永逸,這樣的美事兒會日漸枯竭。“活到老,學到老”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比如“營改增”這一政策的實施以來,即使哀鴻遍野但是各行各業不也都在組織學習,自我提升,尋求方法么?,F在很多行業的持證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現已成為一種模式,但模式下的效果是與教育和學習應有的目的相違背的,甚至導致繼續教育形式化。并且會計工作的專業性很強,相關知識更新也較快,會計人員必須持續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我們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學習,而是真真切切的繼續教育!
現狀已經如此,行業發展也展現端倪,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的應接不暇,況且這種現狀本就亟待改革,我們只要心平氣和的對待,會計人員是不是學習,學什么,有沒有效果,不需要府機構硬性要求。應由職場說了算。只有堅持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會計人,才能得到職場的認可,淘汰有名無實的教育,讓會計學習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