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憶金陵殤
來源:市政工程分公司 作者:王永凱
發布時間:2019-01-04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有的人有的事卻……又到了那年金陵城破的日子,那個國人內心最沉重的日子——國家公祭日。本想當天寫點東西,緬懷逝去的三十萬同胞,思緒萬千卻又害怕回憶那個極其寒冷冬天,以至于今天也難以平復心情。
親人離去的滋味刻骨銘心卻又無能為力,今年對這種悲痛的心情理解格外深刻。或許是自己成長了,也或許基因中對那段艱難的時光有獨特的記憶。
1937年12月13日,是印刻在中國同胞的心底的日子。在這個日子之前,南京,是金陵之都,是槳聲燈影秦淮河。在這個日子之后,南京,竟然淪為了山河破碎的屠刀之城!始于1213,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了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從2014年開始,我們以國家的名義,祭奠1213。以30萬同胞死難的慘烈,祭奠這個國殤之日81年過去了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祭奠,不是延續仇恨,而是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紀念,是為了不忘民族的悲愴,不忘歷史的教訓,更是為了許下復興的心愿,鼓舞奮斗的精神,凝聚磅礴的力量!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告慰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些傷痛,永遠難以撫平那些記憶,注定無法湮沒。今天,千年金陵在落日余暉映照下依然巍峨莊嚴、秀美多姿。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在和平安寧的年代反思苦難,警示如此深刻。
今日之祭奠,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歷史的訓誡,告訴每一個中華兒女國恥在心,重任在肩并時刻謹記吾輩當自強!
親人離去的滋味刻骨銘心卻又無能為力,今年對這種悲痛的心情理解格外深刻。或許是自己成長了,也或許基因中對那段艱難的時光有獨特的記憶。
1937年12月13日,是印刻在中國同胞的心底的日子。在這個日子之前,南京,是金陵之都,是槳聲燈影秦淮河。在這個日子之后,南京,竟然淪為了山河破碎的屠刀之城!始于1213,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了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從2014年開始,我們以國家的名義,祭奠1213。以30萬同胞死難的慘烈,祭奠這個國殤之日81年過去了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祭奠,不是延續仇恨,而是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紀念,是為了不忘民族的悲愴,不忘歷史的教訓,更是為了許下復興的心愿,鼓舞奮斗的精神,凝聚磅礴的力量!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告慰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些傷痛,永遠難以撫平那些記憶,注定無法湮沒。今天,千年金陵在落日余暉映照下依然巍峨莊嚴、秀美多姿。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在和平安寧的年代反思苦難,警示如此深刻。
今日之祭奠,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歷史的訓誡,告訴每一個中華兒女國恥在心,重任在肩并時刻謹記吾輩當自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