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客人
來源:養護工程分公司 作者:周斌
發布時間:2019-11-14
偶見一篇網文,心發感慨,自己也要成為故鄉的客人了!
高中前,我僅在老家方圓幾公里的范圍內活動,熟悉老家的每一條小巷和村中所有的人。隨著求學、工作原因,自己逐漸走出了當初的幾公里范圍,只能在放假的時候才能回老家。父母還在老家,自己想什么時候回去都可以。村里人見了面,還是相當熱情,仿佛從沒離開過。
后來,父母因為照顧孩子和我生活在一起,我們回老家的次數就少了,但是家中老屋還在、爺爺奶奶還在,我們還是能高高興興的隨時回老家。爺爺奶奶相繼過世,當處理好后事、整理好家中物品鎖門離開的時候,我就在想家中只剩下老屋了,以后什么時候回來、每年回來幾次,心中黯然。現在回老家更多的原因是祭祖吧。每當在路上遇到熟人,大家還是那么熱情,但能感覺到熱情中的客氣。現在回家祭祖,堂哥都會邀請我們到家吃飯,我們都是回答“回家看看,就去吃飯”。我們都知道,家中已經沒人居住了,只剩下了空蕩蕩的老屋,回家看看只是一個慰藉罷了。情還在,親人也在,只是感覺自己成了村里的客人,找不到當初在老家的感覺了。
有時還是懷念在故鄉快樂的日子!
高中前,我僅在老家方圓幾公里的范圍內活動,熟悉老家的每一條小巷和村中所有的人。隨著求學、工作原因,自己逐漸走出了當初的幾公里范圍,只能在放假的時候才能回老家。父母還在老家,自己想什么時候回去都可以。村里人見了面,還是相當熱情,仿佛從沒離開過。
后來,父母因為照顧孩子和我生活在一起,我們回老家的次數就少了,但是家中老屋還在、爺爺奶奶還在,我們還是能高高興興的隨時回老家。爺爺奶奶相繼過世,當處理好后事、整理好家中物品鎖門離開的時候,我就在想家中只剩下老屋了,以后什么時候回來、每年回來幾次,心中黯然。現在回老家更多的原因是祭祖吧。每當在路上遇到熟人,大家還是那么熱情,但能感覺到熱情中的客氣。現在回家祭祖,堂哥都會邀請我們到家吃飯,我們都是回答“回家看看,就去吃飯”。我們都知道,家中已經沒人居住了,只剩下了空蕩蕩的老屋,回家看看只是一個慰藉罷了。情還在,親人也在,只是感覺自己成了村里的客人,找不到當初在老家的感覺了。
有時還是懷念在故鄉快樂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