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至 有些想家
來源:工程經營部 作者:王德法
發布時間:2019-12-22
“冬至吃餃子,不怕凍耳朵”,“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西北風,來年干一春”,伴隨著這些冬至諺語,2019年冬至如約而至。
從閨女上幼兒園開始,對老師講的冬至知識“冬至不吃水餃要凍耳朵”深信不疑,于是就成全了我們每年冬至包水餃的習慣,今年冬至也不例外,早早準備了水餃餡。
我小時候的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還沒有現在這般興盛。
撥通了家里父親的微信視頻聊天,視頻中出現了母親坐在小凳子上對著那口熟悉的盛滿餃子餡的鐵鍋包著餃子,還穿著那件以前我在家時總是會打趣說太花哨的罩衫,動作緩慢,儼然一個老年婦人的姿態,我又是欣喜,又是心酸。
成家在外過開自己日子的我,每年很少能回家一趟兩趟,隨著弟弟妹妹的各自成家,老家里更是只留下了父親與母親相互扶持,孩子都不在身旁的冬至,看到他們還能愉快的吃上餃子,我自然是開心與自責并存。
在父親母親高興的包水餃的氣氛中掛斷了視頻,父親也是很聰明的,只是讓我們看到了他與母親一起包餃子吃餃子的歡樂,只是我難免往下一想,吃完餃子后老夫老妻沉默不語,母親默默起身收拾殘局,到底是沒有孩子在身邊的歡聲笑語。
這邊,閨女高興的吃完水餃,開心的認為吃了水餃不會凍耳朵了,是的,孩子對美好愿望的期盼總是簡單而純潔。
冬至過后,春節就在眼前,回家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今年冬至,有些想家。
從閨女上幼兒園開始,對老師講的冬至知識“冬至不吃水餃要凍耳朵”深信不疑,于是就成全了我們每年冬至包水餃的習慣,今年冬至也不例外,早早準備了水餃餡。
我小時候的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還沒有現在這般興盛。
撥通了家里父親的微信視頻聊天,視頻中出現了母親坐在小凳子上對著那口熟悉的盛滿餃子餡的鐵鍋包著餃子,還穿著那件以前我在家時總是會打趣說太花哨的罩衫,動作緩慢,儼然一個老年婦人的姿態,我又是欣喜,又是心酸。
成家在外過開自己日子的我,每年很少能回家一趟兩趟,隨著弟弟妹妹的各自成家,老家里更是只留下了父親與母親相互扶持,孩子都不在身旁的冬至,看到他們還能愉快的吃上餃子,我自然是開心與自責并存。
在父親母親高興的包水餃的氣氛中掛斷了視頻,父親也是很聰明的,只是讓我們看到了他與母親一起包餃子吃餃子的歡樂,只是我難免往下一想,吃完餃子后老夫老妻沉默不語,母親默默起身收拾殘局,到底是沒有孩子在身邊的歡聲笑語。
這邊,閨女高興的吃完水餃,開心的認為吃了水餃不會凍耳朵了,是的,孩子對美好愿望的期盼總是簡單而純潔。
冬至過后,春節就在眼前,回家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今年冬至,有些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