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公路人:平凡的工匠劉丕坤
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崗位上默默耕耘,沒有華麗動人的外表,卻有著堅強毅力和樸實匠心;他枕戈待旦,用腳踏實地默默地為公路建設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就是劉丕坤,G233克黃線項目拌合站站長。時光飛逝,轉眼間,這已經是劉丕坤在魯中公路工作的第22個年頭了,8000多日子里,他在本職崗位上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帶領拌合站的全體員工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綿薄而厚重的力量。
匠心,就是在重復的日子里對得起每一寸光陰。作為拌合站的帶頭人,劉丕坤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在不斷增強自身能力的背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拆裝檢修和做一顆“螺絲釘”的勤勉自律,可謂責任愈重,干勁愈足。他說:“只要足夠熱愛,就能熠熠生輝。”在日常工作中,他懷揣一顆“匠心”認真組織帶領員工做好對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及時處理設備運轉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和問題,不斷減少設備的故障率,為拌合站的正常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一直以來,哪里最忙,哪里最累,哪里最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高速旋轉在各項工作中間。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劉丕坤以熔煉服務公司的忠誠、挺身而出的勇氣、善做善成的本領、久久為功的定力,帶著永不懈怠、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感染著拌合站的每一名員工奮勇前行。

底線,代表了品格,更代表一個人的干事態度。對企業而言,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是重中之重。劉丕坤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理念方法,弘揚嚴實作風,既用“狠抓”的拼勁,又用“善抓”的巧勁,嚴守生產底線。在他的嚴格管理下,加強制度約束、加強安全教育、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樣樣不落,整個團隊做到了日常勤檢查、隱患早發現、問題早排除,保證拌合站安全生產。同時,向質量要效益也是劉丕坤自始至終的追求。他深知質量就是生命,產品生產線就是公司生命線,從而嚴控材料質量關。秉承著“先檢驗、后使用”的原則,任何材料到達拌合站時,他首先對材料的名稱、材質、等級、數量等內容逐一清點核實,并做好進料、驗收等登記工作,發現問題立即復檢,經驗收合格并做好驗收記錄后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他一再強調,絕不生產一方殘次品。
執行力,是員工的辦事能力,也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強大的執行力在劉丕坤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拌合站的工作時間是根據施工現場需要而定的,容不得拖拉和懈怠,不然會嚴重影響項目工期,對公司效益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劉丕坤作為拌合站站長,只要項目部一聲令下,第一時間率領全體員工投入生產,在公司需要時隨叫隨到、義無反顧,永遠帶著最飽滿的熱情和最積極的工作態度,為項目的施工進度提供堅強后盾。在強大的執行力下,迄今為止,因拌合站工作失誤而延誤工期的現象一次也沒發生過。
一個人可以平凡,但不會平庸。“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首詩是借物喻人,更像是書寫著劉丕坤同志的職業生涯,矢志不渝熠光輝,夙興夜寐待花期,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與閃耀,如同苔蘚雖生活在陰暗潮濕沒有陽光照射之處,卻能長出綠意,亦如同苔花米粒般大小,也要像國色天香的牡丹那樣,靠著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盛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