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才能做到卓有成效 ——讀《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有感
管理者對于一個組織,如將對于一支軍隊。《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將的作用不可謂不重。
談到將,又云“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智謀對于一個將的重要性不可不察。
對于一個獨立的個體而言,“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永遠是我們前進路上力量的源泉。
我想,這就是為什么要學習《卓有成效的管理》的兩個非常重要原因。
第一章《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我體會有以下幾點:
開篇第一句“管理者的工作必須要卓有成效”。在作者看來,一個人的才能,并不是成果,只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才有可能產生效益。生命體從外界汲取營養也吸收傷害,單個細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便在于,在利用這些養料的同時,消除傷害,保障這個機體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只有這樣,我們的組織才能生存。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環顧四周,我們身邊不乏行家高人。在一個組織內,行家高人總是要比普通大眾要被更高眼看待、被更多優待的,這是更應為所組織做出點有價值的事情才有意義。畢竟,一個生命力強的癌細胞對生命體的危害要更大的多。
要卓有成效,首先應把事情做對。正如割草的三個徒弟,做了,做完,做好,一個之差,卻是云泥之別。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都不可同日而語。其次,要善于決策。決策往往意味著責任和風險,這是很多人不愿意動腦而喜歡動手的原因。可對于一個組織而言,一個好的決策可能要優于十件具體的事情。當然,組織也應該有那種寬容失敗的氛圍,大家才能敢于試錯,才能成長。這一點,是相輔相成的。第三是合理利用各類資源。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世間沒有什么完人。只有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去做合適的事便可以了。
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