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七月初
今年6月是全國第22個“安全生產月”,按照黨中央、省、市應急機關和魯中公路關于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安排部署,堅持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牢固樹牢安全紅線意識,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魯中公路市政工程公司也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主題開展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全員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
可以這樣說:安全是企業的生命,安全是企業的保障,安全是看不見的形象和效益,安全甚至是關系到公司榮辱存亡的重要工作。
進入安全月來,本以為安全月應該是一個平安的月份,國家應急管理部通報了全國各地的安全事故,事故的嚴重性遠超我的想象。
安全連著你我他,連著企業效益,關乎著每個人的收入,安全更連著生命,連著企業的神經和命脈。近來,全國多地安全生產事故頻發,不少人包括部分黨員干部和單位負責人,在安全生產問題上左右搖擺,在安全投入上做選擇、打折扣。有的重發展不重安全,抓安全生產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在行動上,更有甚者,只拿著聚光燈照別人根本不照自己,就是典型的燈下黑。再是幾年來未發生安全事故,心存僥幸,總認為問題存在于別的部門、單位。自己這單位兒特殊,不可能出事,這些都是安全意識薄弱和松懈的現象,也是必須杜絕的現象。
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這難就難在,不是人人都懂得應急措施怎么運用,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減少次生災害,加之一些人科學素養比較差,平時又沒接受過系統訓練,面對緊急情況,只顧拼生命沖上去搶救和救援,這值得敬佩。但是施救的方法必須得當,必須科學,必須要有成效,否則搞不好還把自己的命搭上,也救不出同伴。這樣的悲慘案例曾經發生過,絕對值得汲取教訓。除了對參與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以外,還應當讓所有人員都參與各種應急演練,讓所有人員面對應急情況都能會應急處理。千萬不能出現一聽就懂,一干就廢的狀態。說不難,主要在于有相應的應急裝備,施工生產單位都必須配備應急作業設備,甚至需要自己的安全應急救援隊伍。就像近些年來,在礦山、隧道安全生產事故方面,傷亡率就大大減少,這主要歸功于國家相關部門建立了多級礦山、隧道救援隊,配備了專門的裝備,訓練了專業的人員。在隧道發生坍塌事故后,救援及時,應急及時,拯救了眾多作業人員的生命。
安全月過后,有一點可以肯定,安全工作,苦不會白吃,汗不會白流,領導的重視,員工的努力,夯實了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為后續其他工地的建設和全年度安全生產提供了成功而寶貴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