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是力量之基
所謂責任,簡單說就是分內應做之事。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責任是一種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觀追求;是他律,也是自律。很顯然,責任心越強,“分內”的邊界就越大,肩負的擔子也越沉重。
記得之前公司發過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薄薄的一本,每當談到責任感,總會讓人想起那個送信給加西亞的羅文。
在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好處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但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那是沒有定位系統,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而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完成了使命,這本書也因此風靡世界。
羅文如果想找借口,非常容易,因為不知道加西亞在哪里,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而且槍林彈雨困難重重,可是他沒有,而是接受了任務就出發。因為他知道送的不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期望,他把送信任務視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對羅文的壯舉、忠誠、職責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可謂嘆為觀止。責任在他身上激發出一種神秘的力量,這種力量無堅不摧,也詮釋了“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使,就能創造出奇跡來”。
在工作中,有些人總能為完不成任務找到很多巧妙的借口。而他能找出種種借口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幾種:一是擺困難,讓你降低要求;二是擺完困難,讓你覺得讓別人做會更好,那么他就能夠偷閑了;三是有言在先,萬一事情沒辦妥,不能完全怪他;四是期望別人幫他解決困難。
但我們大多數員工,在接受任務時,從來都不找借口,從來不說自己的困難,而是積極為完成任務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正因為這部分員工從來不找借口,接到任務就出發,他們披荊斬棘,不斷創造新業績、打破新紀錄,公司才得以快速健康發展。
“一盎司的責任心勝過一磅智慧”,西方的這句諺語也充分說明責任心的珍貴。畢竟再多的智慧、再大的能力,缺了責任心,就是空乏的,毫無價值可言。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否則,不盡責任的人生猶如沒有靈魂的驅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