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隨想
來源:工程經營部 作者:趙波濤
發布時間:2019-12-16
記得一次在游覽西安鐘樓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鐘樓的鎏金寶頂,而是展覽柜里擺放的解放后工程人員維修鐘樓時的預算文件。也許是職業有關,我看著上面工整的工程字,不自覺的就推敲著那些計算過程。當時還特別注意了材料價格,時間長了,現在也忘了單價多少了,印象里比現在要便宜很多。看到幾十年前老一輩工程人的文件,想到當時有可能前面改一個數據,后面幾十頁幾百頁的數據都要重新手算。再想想自己現在軟件文件制作,方便快捷性真是相差甚遠。
現在投標軟件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在有一次在家隨手翻了翻孩子的歷史課本,里面有句話,工具的使用和創新,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有時在想,各種軟件的使用實際上也是一種工具,各種APP也是一種工具。
切身體會的一個例子,本地自從實行電子化招標,某點軟件投入使用以來,確實制作文件方便許多。以前做完文件,還要逐行逐頁的對比控制價,最后再用計算器逐項進行單價調整。定稿后,再進行打印、制作、裝訂。如果說文件頁數少還快點,遇到幾百頁的文件估計這一套流程下來至少得大半天,而且還容易出錯。現在電子化之后,只需幾項操作,匯總整理便一目了然。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杜絕了低級的失誤。這應該說是一種因為工具創新而使生產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有了鐵,青銅才成為博物館里的陳列品;有了牛耕,人才抽出時間來抬頭看天。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隨著軟件的頻繁更新,更需要學習好各種軟件的操作和使用,將功能利用最大化,效率提高最大化。
現在投標軟件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在有一次在家隨手翻了翻孩子的歷史課本,里面有句話,工具的使用和創新,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有時在想,各種軟件的使用實際上也是一種工具,各種APP也是一種工具。
切身體會的一個例子,本地自從實行電子化招標,某點軟件投入使用以來,確實制作文件方便許多。以前做完文件,還要逐行逐頁的對比控制價,最后再用計算器逐項進行單價調整。定稿后,再進行打印、制作、裝訂。如果說文件頁數少還快點,遇到幾百頁的文件估計這一套流程下來至少得大半天,而且還容易出錯。現在電子化之后,只需幾項操作,匯總整理便一目了然。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杜絕了低級的失誤。這應該說是一種因為工具創新而使生產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有了鐵,青銅才成為博物館里的陳列品;有了牛耕,人才抽出時間來抬頭看天。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隨著軟件的頻繁更新,更需要學習好各種軟件的操作和使用,將功能利用最大化,效率提高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