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細算”的習慣
來源:第四工程公司 作者:沈洪濤
發布時間:2021-05-19
在當今國情及公路行業大環境的影響下,我們的發展道路不能僅僅停留在不容樂觀的狀態下了,應該從骨子里產生一種緊迫感、危機感。我們是一個企業,一個組織,沒有目標的組織稱不上是個組織;我們企業的目標說到家就兩個字—效益。企業效益上去了,發展動力保障有了,職工幸福度上去了,相應的企業就越來越發展壯大了,良性循環的作用下,就會越來越好,實實在在受益的就是我們每一位職工。
怎么在基本固定的產值范圍內使效益最大化?在爭取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還要狠抓降本工作。降低成本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精打細算”,就跟我們每個家庭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過日子一樣的。
行動的指導就是思想,思想意識里把“降本增效”深深地刻進去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出降本的種種行為。最近發現大家都在“精打細算”,打印東西能雙面的都雙面打印了;陳舊的嘎吱嘎吱響的舊打印機修修又搬回來用了;每個人手中的簽字筆都金貴得很,看得緊,生怕別人用完順走了;出去出外業走“遠門”,能趕回項目部拼命也往回趕,趕不回來中午一人一張博山燒餅就搞定了......
思想及習慣已經滲入到每個日常細節中了,大家都沒有刻意的去做,很自然。在每個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細節中大家都能夠如此,那么上了工地投入到施工中肯定也就很自然的精打細算了。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也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因為習慣,會讓人做任何事都覺得理所當然。在絕大多數人養成了“降本”這個習慣后,那就了不得了,就會形成一種氛圍,在這個氛圍中的每個人都會近朱者赤。
良好的企業文化就是這么形成的,我們已經深深的意識到“降本、增效”的緊迫性與重要性,每個員工已經切切實實的在從實際出發,在生活工作中養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節約降本不僅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社會美德,在充滿正能量的公司文化氛圍下,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效益,更多的是每個人身上熠熠生輝的品格。
怎么在基本固定的產值范圍內使效益最大化?在爭取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還要狠抓降本工作。降低成本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精打細算”,就跟我們每個家庭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過日子一樣的。
行動的指導就是思想,思想意識里把“降本增效”深深地刻進去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出降本的種種行為。最近發現大家都在“精打細算”,打印東西能雙面的都雙面打印了;陳舊的嘎吱嘎吱響的舊打印機修修又搬回來用了;每個人手中的簽字筆都金貴得很,看得緊,生怕別人用完順走了;出去出外業走“遠門”,能趕回項目部拼命也往回趕,趕不回來中午一人一張博山燒餅就搞定了......
思想及習慣已經滲入到每個日常細節中了,大家都沒有刻意的去做,很自然。在每個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細節中大家都能夠如此,那么上了工地投入到施工中肯定也就很自然的精打細算了。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也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因為習慣,會讓人做任何事都覺得理所當然。在絕大多數人養成了“降本”這個習慣后,那就了不得了,就會形成一種氛圍,在這個氛圍中的每個人都會近朱者赤。
良好的企業文化就是這么形成的,我們已經深深的意識到“降本、增效”的緊迫性與重要性,每個員工已經切切實實的在從實際出發,在生活工作中養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節約降本不僅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社會美德,在充滿正能量的公司文化氛圍下,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效益,更多的是每個人身上熠熠生輝的品格。

